发布日期:2025-07-30 11:30点击次数:
1月8日,泽连斯基总统宣布要再选一任,可这回,基辅街头没迎来欢呼,反而响起了“泽连斯基下台!”的抗议声。这场景,直接把乌克兰战时领导人的信任危机,摆到了台面上。
三年多战火,乌克兰人早已身心俱疲。那种对战争看不到头的厌倦,还有对腐败的怒火,正一点点吞噬着泽连斯基曾经的民意基础。
要知道,冲突刚开始那会儿,他可是全民英雄,支持率高达八成。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滑到了52%。
这巨大的落差,让人不得不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乌克兰的未来,似乎正走向一个未知的路口。
就说最近,7月22日这天,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法案,直接把乌克兰反腐机构的独立性给废了。这事儿一出,立刻炸开了锅。
乌克兰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这个机构被俄罗斯渗透了,有些人员跟对方勾结。
可这解释,没能服众。紧接着,数千民众和士兵就涌上了街头,这是自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最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
大家普遍怀疑,泽连斯基这么做,是想堵住反腐机构的嘴。因为有传闻,这个机构正在调查他本人以及身边亲信,涉嫌在战争期间捞钱。
你想啊,战时本来就该团结一心,领导人却对调查自己的机构下手,这不等于火上浇油吗?民众对执政团队的清廉度,自然更没了信心。
再往前看,泽连斯基推迟乌克兰大选的决定,也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大家觉得,他这哪是为了国家大局,分明是想保住自己的权力。
这些举动,一步步削弱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合法性。信任这东西,一旦破了口子,就很难再补上。
将帅不和,权力博弈公开化
乌克兰军方,有个叫瓦列里·扎卢日内的人物,如今声望日隆。他出身军事世家,在战场上凭着卓越指挥,赢得了军民的广泛支持。
扎卢日内不仅指挥有方,还特别体恤士兵,所以他在军队和民众中间,人气很高,甚至被看作乌克兰政坛的“新星”。
泽连斯基当然看到了扎卢日内日益增长的声望,这和他自己支持率下滑形成了鲜明对比,内心肯定不是滋味。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泽连斯基开始想办法削弱扎卢日内的影响力。
他逐步剥夺了扎卢日内的部分军权,还想用高位诱惑他,让他离开军事核心岗位。
最明显的一步,就是把扎卢日内派去了英国,说是从事外交工作。这招“调虎离山”,本意是想让他远离国内政治漩涡。
结果呢,扎卢日内在国际舞台上反而增加了政治资本,这可真是事与愿违。
1月8日,泽连斯基宣布要竞选连任时,更是直接撂下一句话:扎卢日内不能参选。
这几乎就是公开宣战了。他对自己这位潜在对手的忌惮,再也藏不住了。
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从最初的意见分歧,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公开的权力对抗。
这种高层内耗,让乌克兰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显得更加步履维艰。
乌克兰一直依赖的国际支持,如今也显现出疲态。尤其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似乎不再像冲突初期那样不遗余力。
有说法称,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高层,可能对乌克兰持续消耗资源却无法取胜感到不满。
甚至有西方媒体爆料,美国可能考虑换掉泽连斯基,以推动停火谈判,从而缓解自身压力。这可不是小事。
欧洲盟友那边,也显得有点疲惫,对持续的财政和军事援助,热情不如从前。
北约秘书长嘴上说着“坚定支持乌克兰”,但实际能给多少真金白银,给多少武器弹药,外界多少有些怀疑。
乌克兰的政坛,除了扎卢日内,还有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蠢蠢欲动。
比如前总统波罗申科,至今仍活跃在政坛,坚定亲西方,努力推动乌欧关系。
还有被称为“铁娘子”的尤利娅·季莫申科,虽然几次大选失利,但她对乌克兰经济民生问题的批评,仍能吸引不少民众关注。
年轻政治新星谢尔盖·普里图拉,也通过关注教育和文化政策,吸引了年轻选民。
这些潜在的竞争者,让泽连斯基的权力保卫战变得更加复杂,并非只有扎卢日内一个对手。
前线的战事,也直接考验着泽连斯基的领导力。就拿库尔斯克地区来说,战事胶着得让人揪心。
乌军集结了约4万兵力,上千辆重型装甲车,投入巨大。可报道说,阵地已经损失了近一半,战况惨烈。
战局的走向,直接影响着民众对领导人的信任和国家的未来信心。这是最现实的压力。
泽连斯基在战时集权三年多后,此刻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内外部压力,几乎把他逼到了墙角。
1月8日泽连斯基宣布竞选,排除扎卢日内,加上近日废除反腐机构独立性,这一连串动作,把2025年的大选推向了风口浪尖。
乌克兰的未来,将由持续的战火、高层间的权力斗争、民众日益增长的不满,以及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
泽连斯基手里虽然握着一部分军队,但这种强硬的权力巩固手段,已经激起了民众和士兵的强烈反弹。
所以说,他下台的可能性,不再只是坊间的传闻,而是实实在在摆在了桌面上。
这场权力与国家命运的交锋,不仅是乌克兰内部政治力量的对决。它也预示着,乌克兰能否在战火中找到稳定和复兴的道路。
眼下的乌克兰,政治乱局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最终会走向何方,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