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深夜4家白酒股业绩暴雷,收入都陷入腰斩了,难怪白酒一直跌?

发布日期:2025-07-24 03:44点击次数:

2025年7月的夜,白酒股市场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投资者的心情和股价一样跌宕起伏,明面上是数据的下滑,背后是行业信心的摇摆,谁也没想到,白酒——曾经的“硬通货”,会在这个节点上集体暴雷。

这一切并非毫无征兆,连日来市场的敏感气氛已经给足了暗示,投资者们的情绪像被拧紧的发条,随时可能崩断,7月14日晚间,4家白酒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了业绩预告,瞬间点燃了整个消费股板块的神经。

焦点很快落在了水井坊这家公司,业绩暴跌的消息刚一出来,市场就已经炸了锅,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57%,从2亿多直接滑到1亿元,收入也跌到了15亿元,和去年同期比,跌幅让人直冒冷汗。

白酒行业去库存进入深水区,这已经不是新鲜事,二季度茅台价格一路阴跌,带动整个高端酒板块跟着下滑,商务宴请和传统消费场景的复苏缓慢,白酒厂商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市场的恢复节奏明显拖了后腿。

转头看金种子酒,情况更惨,2025年上半年直接陷入亏损,净亏损在6000万到9000万元之间徘徊,本来市场还期待能有新品拉一把,结果馥合香系列还没起量,广告投入、社区推广都烧了不少钱,回头一看,销量还是没跟上。

企业自救的劲头看着挺足,现实却很骨感,新品牌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成效,市场的冷淡和公司内部压力交织在一起,资金链的紧绷感其实已经浮出水面,亏损是表象,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品牌和渠道的再造。

顺鑫农业的压力也不小,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54%,最终跌到1.95亿元以下,白酒板块整体承压,销售量下降直接影响了营收和利润,这种连锁反应让整个公司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主营业务的定位和未来方向。

行业深度调整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企业的自信和市场信心其实是互相影响的,白酒销售量减少,终端需求萎缩,整个行业陷入一个循环,出货慢,经销商回款意愿也变得越来越谨慎。

酒鬼酒的情况同样让人揪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降90%,只剩下800万元,收入同比下降43%,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下滑,而是遭遇了市场的重击,很多酒水卖不动,库存高企,经销商普遍观望。

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一线名酒还能勉强支撑,二三线品牌压力山大,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回款难、资金紧、销量低,白酒行业的“寒冬”气氛从未像今年这样真切。

细看这波业绩暴雷,其实和宏观经济的复苏节奏紧密相关,2025年上半年,国内消费数据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消费场景的压缩让白酒需求端不断缩水,消费升级的故事讲不下去了,企业只能低头认账。

不少业内人士坦言,白酒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过去靠提价、靠品牌溢价的路子在新消费环境下变得愈发难走,年轻人喝酒习惯在变,市场结构也在变,行业要想突围,必须拿出真本事。

白酒跌跌不休,其实反映的是整个中国消费板块的压力,2025年整个资本市场对消费的态度趋于谨慎,白酒从“价值洼地”变成了“风险高地”,机构撤退,散户观望,板块流动性急剧下降。

从时间线上看,2025年二季度是一个转折点,茅台价格带头下跌,整个板块失去了领涨龙头,市场信心开始瓦解,随后几家企业的业绩预告更是雪上加霜,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逐步传导到每一个消费股。

这背后的深层逻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白酒企业集体进入了调整期,旧的增长模式被打破,新的增长点又没有出现,企业的焦虑和市场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现在这种“跌跌不休”的局面。

有人认为,这一轮暴雷其实也是行业再洗牌的开端,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资源向头部品牌集中,中小企业被迫转型、甚至消失,产业结构将迎来大调整。

也有声音说,白酒行业的底子还在,只是短期遇到了需求收缩和消费心态转变,等到宏观经济企稳,消费场景复苏,白酒还是会有反弹的机会,关键是企业怎么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

市场用脚投票,企业用数据说话,谁也不能无视现实,2025年7月中旬的这轮业绩暴雷,给所有白酒公司都敲响了警钟,光靠历史惯性和品牌溢价已经不够,产品创新、渠道变革势在必行。

很多投资者在质疑,白酒行业的高利润时代到底还能撑多久,资本的耐心有限,企业转型的窗口期也有限,留给白酒行业的时间并不多,谁能率先走出困局,谁就能在下一轮周期中占得先机。

现在的市场状态,像极了2015年那一波市场震荡,但不同的是,这一次白酒行业背后的消费逻辑已经发生转变,社会结构、消费群体、生活方式,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白酒企业再也不能靠惯性生存。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