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东核战危机!伊朗副外长怒斥以色列拥核双标,撕下美国霸权遮

发布日期:2025-08-05 05:58点击次数:

一场原本奔着“彻底摧毁”伊朗核计划去的军事行动,最终却像开了个玩笑:最大的“遗产”,不是炸毁的设施,反倒是在德黑兰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反霸权”阵营。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伊朗“12天”的冲突暂告一段落时,他或许没料到,这场由B-2轰炸机和定点暗杀构成的“外科手术”,竟会由俄罗斯的S-500防空系统和中国石油订单来“结账”。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中东的天平突然倾斜,甚至重塑了地区博弈的底牌?

哪门子“核扩散”?

这轮中东的军事行动,与其说是全面战争,不如说是一次目标明确的“外科手术”。

6月13日起,以色列先发制人,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还启动了针对核科学家的暗杀行动。

到了6月22日,美军B-2隐形轰炸机直接上阵,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伊斯法罕三处核心核设施进行猛烈打击,造成“严重受损”。

部分素材将此称为美以联合的“午夜之锤”行动。

以色列驻法大使约书亚·扎尔卡后来甚至公开承认,以军至少干掉了14名伊朗核科学家,并宣称此举让伊朗核计划“倒退多年”。

但细想这“防扩散”的理由,却处处透着讽刺。以色列自己可是中东地区唯一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事实拥核国。

他们拥有约90枚核弹头,F-35I战机和杰里科-3洲际导弹,核能力相当完备。内盖夫核研究中心都运行60多年了。

伊朗呢?所有核活动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监控之下。伊朗外交部副部长赛义德·哈蒂布扎德直言,以色列的指控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讽刺的双重标准”。

更离谱的是,军事打击之前,美伊两国在今年4月到6月还在阿曼进行着五轮间接谈判,美方核心要求是“零浓缩”。

可美国一边在谈判桌上提出方案,一边却秘密向以色列提供GBU-57巨型钻地弹,这弹药就是为打击地下核设施准备的。

中国外长王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简直就是“用导弹书写的强盗逻辑”。谈判桌上说和平,军火库里藏战争,这种双标行径真是昭然若揭。

伊朗的反击:打疼也打醒

面对军事上的绝对劣势,伊朗并未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展开了一场多维度的“非对称”反击。

6月23日,作为对美军空袭的回应,伊朗立刻向卡塔尔境内的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导弹。

这次还击,其意义不在于炸毁了什么,而在于清晰地展示了伊朗“抵抗到底”的决心,以及“不可被轻易消灭”的姿态。

光靠军事行动还不够,伊朗随后将法律和国际规则也纳入了反制武器库。

6月25日,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哈蒂布扎德公开向美国索赔。同一天,伊朗议会投票决定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

这不仅是对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的直接施压,更深层次地宣告了“现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已经失效”。

它把核扩散的难题和责任,直接踢回给了国际社会。伊朗原子能组织也硬气地表示,其完全有能力恢复并推进核活动。

在谈判筹码上,伊朗也进行了重置。哈蒂布扎德明确指出:“除非以色列停止侵略和袭击,否则伊朗不会恢复核谈判。”

这直接将“停止军事打击”设定为未来任何谈判的全新前提。这一下,美伊博弈的起点彻底变了,不是美国想谈就能谈的了。

东方力量入场:这回动真格了

美以的极限施压,不仅没能压垮伊朗,反而出人意料地促成了伊朗与东方大国的深度结盟。中东地区的力量天平,也因此开始悄然倾斜。

7月21日至26日,中、俄、伊三国在德黑兰举行了三边会谈,达成了一项关键的“能源换安保”协议。

按照协议内容,伊朗将以更优惠的价格向中俄提供石油,而中俄则承诺为伊朗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包括军事和经济援助。

这项协议很快就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在欧盟(英法德)与伊朗的会谈在伊斯坦布尔破裂之后,俄罗斯立刻宣布将向伊朗交付先进的S-500防空系统。

紧接着,中国也承诺将伊朗的石油进口量增加30%。这些行动表明,中俄对伊朗的支持已经超越了外交辞令,转化成了实质性的军事和经济捆绑。

这种捆绑,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反制裁统一战线”。

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中美两国的立场对比也清晰地展现了双方在解决伊核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美国还在呼吁“各方克制”,试图维持其“道义高地”的形象。

而中国则提交了决议草案,明确要求彻查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行动。王毅外长再次强调,这就是“强权政治”。谁是真正解决问题,谁只是虚与委蛇,一目了然。

这场原本想巩固旧有核秩序的军事行动,最终却讽刺地成为了其加速崩塌的催化剂。

当“用导弹书写的强盗逻辑”成为现实,国际法和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

伊朗通过将核材料转移到“未申报设施”,让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实际上名存实亡。这正是伊朗对现有体系发出的无声抗议。

所以,谁是这场冲突的真正输家?恐怕就是那个依赖于大国共识和规则信任的全球核不扩散体系。

当强权成为法则,伊朗选择用“离心机捍卫尊严”,而中俄则用S-500和石油订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东的未来,早已不再仅仅由华盛顿划定的“红线”所决定。一个多极化的新博弈格局,正在这片废墟之上悄然崛起。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