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5 17:59点击次数:
巴西外交最近动作不少,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先是现任总统卢拉的政府,宣布要退出那个西方主导的“国际大屠杀纪念联盟”(IHRA)。这事儿摆明了是冲着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去的。
可没过几天,前总统博索纳罗又出来发话了。他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明确支持下,放出狠话,说要是他能重新执政,巴西就立马退出金砖国家组织。
一边是卢拉政府要“脱西方”,一边是博索纳罗威胁要“脱金砖”。这种看似矛盾的路线,可不是巴西一时犯糊涂,而是两种国家前途的激烈碰撞。
两股势力:国家前途之争
卢拉总统的执政思路一直很明确,也挺激进:要把巴西打造成“全球南方”阵营的道德领袖。他想推动新的国际秩序,而不是只跟着西方走。
就拿加沙地带的事来说,那里超过六万巴勒斯坦平民丧生,其中多数是妇女儿童。卢拉直接把这悲剧跟纳粹大屠杀相提并论,这说法确实够大胆。
以色列政府听到这番话后,立刻宣布卢拉是“不受欢迎的人”,巴西也迅速召回了驻以色列大使。但卢拉政府没停,继续支持南非在海牙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种族灭绝”。
最近,巴西还宣布停止对以色列的军事出口,并且正式致函德国,退出了IHRA。这些动作,都表明卢拉要将巴西定位为反对西方霸权,抗衡其眼中以色列“种族灭绝”的坚定力量。
在他看来,金砖组织是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平台。金砖国家去年从五国扩员到十国,巴西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按计划,今年还会再加入九个国家。
博索纳罗的思路就完全不同了。他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政治上比较亲近,他认为巴西的未来在于和美国建立更紧密的盟友关系。
他最近公开表示,要是自己能重新当选,就要带巴西退出金砖组织,甚至提出允许美军在巴西边境建立军事基地。
想想看,他2019年到2022年执政时,巴西对金砖组织还是很积极的。现在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说明他的外交立场很机会主义,完全是和特朗普绑在一起。
外部施压:大国间的棋局
巴西国内的这场路线之争,可不光是他们自己的事儿,背后还有外部大国的影子。卢拉选择和以色列“脱钩”,这恰好戳中了“全球南方”国家普遍不满巴以冲突的痛点。
这样做,卢拉为巴西赢得了不少道义上的支持。但这股“全球南方”的力量,也不是没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说过,金砖组织要是想取代美元,他会征收100%的关税。
特朗普甚至邀请了博索纳罗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要知道博索纳罗已经被巴西选举委员会禁止参加2026年大选了。
特朗普这么做,其实是给出了明确信号:美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去干预巴西的司法和经济,扶持一个能从内部瓦解金砖的亲美政权。
这么一来,巴西的路线之争就升级了。它不再只是巴西内政,而是金砖国家和美国这两个阵营在拉美地区进行的一次关键对垒。
历史叙事:记忆的争夺
这场博弈还有一个深层看点,那就是对历史记忆的争夺。卢拉政府退出IHRA,这其实是在挑战以色列长期以来对“纳粹大屠杀”悲剧叙事权的垄断。
巴勒斯坦支持者们对巴西此举是拍手称快,他们觉得这是“抵制犹太复国主义工具的胜利”。他们认为IHRA已经被利用,变成了“劫持大屠杀记忆”的工具,用来掩盖现实中的一些行为。
这个举动,本质上就是要把“永不重演”的历史誓言,用到当下巴勒斯坦地区的冲突上。可以色列政府那边反应非常激烈,他们指责巴西退出IHRA的行为“可耻、道德败坏”。
以色列还认为卢拉把加沙局势跟纳粹大屠杀类比,是越过了“红线”,是赤裸裸的“反犹主义”。他们强调,这背叛了巴西国内那大约12万人的犹太社区。
要知道,巴西的犹太社区是拉丁美洲第二大的,其中还有不少大屠杀幸存者的后裔。所以,历史的解释权,在这一刻成了地缘政治博弈中最锋利的武器。
回到巴西外交展现出的“精神分裂”,我们发现,这种摇摆不定并非偶然。它恰恰说明,巴西这个新兴大国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这场国内的路线之争,将直接决定巴西未来是作为“全球南方”的领袖继续崛起,推动多极化世界的发展,还是重新回到依附于西方的老路上去。
这不仅仅是巴西自己的故事,也是很多寻求在多极化世界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全球南方”国家普遍面临的困境。
它们在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必须时刻提防国内那些亲西方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以及来自外部霸权势力的直接干预。巴西最终会做出什么选择,将成为观察金砖组织凝聚力乃至“全球南方”团结前景的一个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