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厦门60岁以上老人迎来新变化:一证通行背后的贴心与思考

发布日期:2025-08-06 02:15点击次数:

作为一个生活在小城市的普通上班族,家里有年迈的父母,我对厦门最近关于老年人优待证的新政策格外关注。2025年5月1日起,厦门市将不再办理传统的老年人优待证,而是直接用居民身份证替代。说实话,这事儿乍一听挺简单,但细想之下,真是把咱们百姓的小烦恼给看进去了。

以前办个老年人优待证,说起来容易,其实折腾得很。不光要准备各种材料,还得专程跑窗口,有时候还碰上排长队。家里的老人常常念叨:“出趟远门,要带身份证、医保卡、还有那本绿红相间的小本子。”有时候忘了带哪一样,就怕享受不到该有的优惠。有一次我妈去公园坐公交,因为没带优待证,只能掏全价票,那脸上的无奈我到现在都记得。

这次改革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流程,把复杂变成简单。以后只要拿着身份证,无论是乘公交还是进景区,都能直接享受应有待遇,不用再担心“少带一样”被拒之门外。这不仅省了时间,也让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少了奔波劳累。我觉得,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改变,其实特别暖心,是为咱们老百姓着想。

其实从国家层面来看,这样做也符合近年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早就明确提出要扩大身份证应用场景,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而各地像厦门这样主动探索“一卡通”“一码通”,正是在响应国家号召,让数字化惠及更多群体。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8亿,占比约20%。如何让这个庞大的群体生活更方便,是每个地方都绕不开的话题。

当然,新政策也留足了过渡期。从明年2月到4月底,新旧两种方式可以并行使用,让大家慢慢适应。如果家里还有没办新身份信息登记或者习惯用原来红绿本子的老人,也不用担心会被突然“断档”。这种考虑周全、不急不躁的推进节奏,很接地气,也体现出治理的人性化温度。

不过,我身边不少朋友还是关心:万一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临时丢失身份证怎么办?又或者部分服务窗口系统升级跟不上,会不会影响实际体验?这些都是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我建议有关部门在推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宣传引导,多设立咨询点和志愿者服务岗,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或对新政策不了解的老人多些耐心解释。同时,可以保留线下人工窗口,为极少数特殊需求的人提供兜底保障。另外,各类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配套系统升级一定不能掉链子,否则好事反而变成麻烦事儿。

对于我们这些每天忙于工作,又时刻牵挂父母健康与便利的人来说,每一个这样的“小创新”,其实都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感提升。一张小小身份证背后,是社会治理精细化、人性化不断提升,也是现代城市温度的一种体现。我相信,只要各方持续优化执行细节,不断倾听群众声音,未来类似便民举措会越来越多,我们普通人的获得感也会越来越强烈。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觉得只凭一张身份证就能畅享所有老龄福利真的足够了吗?如果你身边亲友已经开始体验这种变化,他们有什么真实感受吗?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收集整理,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IGC热点大赛#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