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0 14:43点击次数:
一纸协议背后,是越南在46%关税大棒下的无奈妥协,更是全球供应链在中美博弈中被迫撕裂的又一例证。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2日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美国已与越南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对来自越南的所有商品征收 20%的关税,而美国商品则可以 零关税进入越南市场。
根据特朗普的声明,协议还规定了一个特殊条款:若商品来自第三国、经由越南中转再出口至美国,将被征收 40%的关税。
这项协议公布的时机耐人寻味——距离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中90天关税暂停期到期仅剩不到一周时间。如果暂停期结束,越南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46%的税率飙升风险。
01 谈判背景:46%关税大棒下的生死时速
这场贸易风暴始于今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亚洲国家加征超过30%的“对等关税”。其中 越南面临46%的最高税率,柬埔寨、泰国分别为49%和36%。
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越南经济而言,这一打击堪称致命。美国是越南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对美出口额高达 142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30%,并产生了超过1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研究机构评估,如果46%的关税真正落地,将给越南GDP造成 5%以上的影响。其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从8%暴跌至5%。
消息公布后,越南股市在两天内暴跌8.1%,耐克股价暴跌14%(其在越南生产一半的鞋和近三分之一的服装),斯凯奇、Lululemon等跌幅均超10%。
面对危机,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关税宣布后24小时内就与特朗普通话,提出“对等零关税”方案,但未获积极响应。
02 越南的妥协:农业与市场的双重牺牲
为争取谈判空间,越南打出了一套组合拳。6月初,越南农业部宣布将与美国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采购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包括玉米、小麦、玉米酒糟粕和豆粕。
这些采购协议将在三年内完成,其中仅从衣阿华州就采购8亿美元产品。作为世界第三大玉米进口国,越南此举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开辟了重要通道。
越南还承诺购买其他美国产品,包括 波音飞机和液化天然气,甚至快速批准了特朗普集团的高尔夫项目,为在越南建设“Trump Tower”铺平道路。
根据最终协议,越南不仅接受20%的出口关税,还将在贸易主权上做出重大让步——允许美国官员实地检查出口企业生产线,以确保无中国商品混入。这种近乎“主权让渡”的条款,凸显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东南亚国家受美国关税影响情况(数据来源:综合搜狐、腾讯新闻等报道)*
03 中国企业困境:越南中转模式的终结
对于数千家布局越南的中国企业而言,这场谈判意味着“好日子”的终结。过去五年,为规避美国对华关税,大量中企通过三种方式利用越南中转:
将中国产零部件运至越南完成最后工序;直接更换标签后转口美国;在越设立壳公司,虚增本地附加值比例。
新协议将彻底堵死这些漏洞。根据美方要求,越南必须确保出口商品满足“实质性转型”标准——即关税分类改变(HS Code前6位变化)或本地增值率达30%以上。这对服装、家具等低附加值行业尤为致命。
东莞某家具厂老板坦言:“我们的越南工厂只做喷漆和包装,若按新规,根本拿不到原产地证。”
更严峻的是,美国海关正建立“高风险企业清单”,对近年从越南出口激增的钢铁、铝制品等开展原产地稽查,违规企业将面临罚款甚至刑事指控。
04 夹缝中的越南:竹子外交遭遇美国压力
越南的处境凸显了其在国际博弈中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其“世界工厂”地位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越南组装的iPhone中 超过60%零部件来自中国;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占越南出口总额近30%,是其经济增长的引擎。
特朗普政府此举实则是想将越南打造成“去中国化”的前哨阵地。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公开指责越南是“共产主义中国的殖民地”,直言其纵容中国企业将商品贴上“越南制造”标签后销往美国。
数据显示,越南每年从中国进口约 900亿美元商品,其中相当比例经简单加工后转口美国。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国会听证会上警告:“越南只是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通道”。
面对压力,越南国内出现微妙变化。越南学者近期在《中国日报》发文,呼吁“与华合作才是对抗美国关税的正解”,显示河内正在中美间寻求再平衡。
05 全球供应链:重构浪潮下的多米诺效应
美越协议的涟漪效应已经开始扩散。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同样被加征32%-49%关税,可能被迫跟进强化对华商品管制。
柬埔寨成为最大输家,面临49%的高关税。洪森政府已宣布启动加入金砖国家程序,寻求中国基建投资对冲危机。
泰国则采取不同策略——正大集团联手中国中免,计划在曼谷打造 亚太最大免税购物中心,直接瞄准美国奢侈品牌。
企业也在加速调整全球布局。苹果计划将65%的AirPods产能撤出越南,转向印度、墨西哥等地。高性能运动鞋等产品虽然依赖越南专业化生产线,短期内转移几乎不可能,但长期转移趋势已不可逆转。
越南为争取协议做出的关键让步
- 市场开放:对所有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准入
- 大宗采购:20亿美元农产品+波音飞机+液化天然气
- 监管升级:设立特别工作组打击“转运欺诈”
- 原产地新规:执行“实质性转型”标准(30%本地增值率)
- 主权让渡:接受美国海关实地核查企业生产线
06 未来之路:7月9日与更远的博弈
随着7月9日关税暂停到期日的临近,东南亚贸易格局站在了十字路口。专家指出三个关键观察点:
若美越协议未能最终签署,46%关税将自动生效,越南出口或遭遇“断崖式下跌”;中国是否会通过RCEP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原产地规则协调,开辟新中转通道;以及美国大选变量—— 若特朗普连任,可能将“越南模式”复制到印度等新兴制造业中心,进一步围堵中国。
中国商务部已发出严正警告:“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中方绝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三星电子河内工厂的工人们仍在流水线上忙碌,但扩建计划已被悄悄搁置。耐克代工厂里,30%的订单在关税消息公布后遭美国买家取消,部分产能正转向中国工厂。
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正在改写全球化规则。当“越南制造”的光环被撕下,依赖政策套利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全球产业链的赢家,属于那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品牌价值并建立真正全球供应链布局的企业——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热点观察家#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财智密码